当我们离开 Die Fremde (2010)

导演: 菲奥·阿拉达戈
编剧: 菲奥·阿拉达戈
主演: 西贝尔·凯基莉 / Nizam Schiller / 德尔亚·阿拉伯拉 / 赛塔尔·坦热厄恩 / 塔梅尔.伊吉特 / Serhad Can / 阿尔米拉·巴格里亚齐克 / 弗洛里安·卢卡斯 / 奈瑟尔·科斯 / 艾瓦拉·胡弗茨 / 乌富克·巴伊拉克塔尔 / Blanca Apilánez / Rosa Enskat / Gümeç Alpay Aslan / Ayla Arslancan / 阿拉姆·阿拉米 / 埃丁·哈萨诺维奇 / 海纳·塞林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 土耳其语
上映日期: 2010-03-11(德国)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当你离开的时候(台) / 陌生人 / 当我离开时 / 当我们离开时 / When We Leave
IMDb: tt1288376
5星
24.4%
4星
51.5%
3星
21.1%
2星
2.2%
1星
0.8%
好于 52% 剧情片

当我们离开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当我们离开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076 条 )

热门 /  最新 / 

77 Peggie 看过 2010-09-12 22:12:12

虽然电影批判的是伊斯兰文化的愚昧和非人性,男权阴影之下女人如浮草般的命运。其实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习惯风俗和古老禁忌都在无声的杀害着那些身在其中的人。

60 iokanaan 看过 2011-05-13 13:51:40

这是怎样一个恐怖的民族,道德、良心、亲情,在所谓名誉面前都脆弱得经不得推敲,当我们离开时,总要留下点什么的,留下的是你所信任的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堪。

43 九尾黑猫 看过 2010-12-09 16:55:23

四星半。看到一半忍不住为乌玛伊落泪,她不像那里的男人用拳头赢得尊严,她用不屈不挠的坚持,以孱弱的肩膀对抗着几乎整个男权社会的压迫。结尾处,那种残酷升级到顶峰戛然而止。看似荒唐的剧情,却让带着强烈的真实感,那种令人窒息的压迫的残酷性,让这种荒唐显得合情合理。她还会离开,带着坚定出走

39 zci 看过 2010-09-26 11:59:41

2010.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就是传统熟人社会的致命处,个人隐私很难得到尊重,大家只能以交换隐私来谋得生存。这还是2010年的新片,真是可怕。很显然,这是主张政教分离的人拍的。其实恶魔之眼就是同事、亲戚、邻居们的眼睛啊。

36 西楼尘 看过 2017-02-22 22:35:13

她穿了一身红裙去参加妹妹的大婚,换来一顿暴打;她准备一盒果酥回娘家庆贺斋月,只得到父亲的拒绝。不请自来,她牵着儿子的小手尚还不起血浓于水的亲情债;不知廉耻,她背上的伤痕化成咒符将她钉死在耻辱柱。荣誉谋杀制造人性怪圈,真实远比戏剧冷血。永远别轻视陌生的善意,也永远别高估亲情的浓度。

> 更多短评 3076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当我们离开的影评 · · · · · · ( 全部 73 条 )

安昙野 2010-12-26 13:02:17

荣誉谋杀与亲情的冲突——电影中被误读的部分

“而那个被Umay提到的叔叔,他终于在片子结尾出现了,落魄的村庄、低矮的房屋、昏暗的光线、蜷缩在沙发上的一个身体,仅此而已。”——摘自豆瓣置顶影评 这电影最有意思的部分不是电影本身,而是豆瓣影评。 如果情节真如此设置的话,电影想表达的意义就很让人费解了。也难怪...  (展开)
KaZty 2010-09-04 23:09:57

当我们离开他们

很久没有这样一部安静缓慢的影片,可以让我在观看的过程中一直压抑着,直到某一刻难以控制地大哭起来。 这不是一个新颖的主题,家庭暴力下的女人带孩子离家出走,自己的亲人在男权主导的社会信仰和周围人议论的压力下却不能理解她,也不愿意接受她。甚至,到最后,想杀了她。...  (展开)
山狼 2010-10-19 09:50:37

她们如此不同

剧中的母亲对孩子说,当我们离开时,要留下点什么。没想到的是,却把孩子留在了土耳其传统尘埃之中。 这是Feo Aladag自编自导的处女作,能够做出如此“狠心”的决定,足见该女野心很大,或者说动力很足。作为影片中母亲的希冀所在——德国,也给了导演足够大的支持,该片代表...  (展开)
小斑 2011-04-22 04:50:17

是要眼泪,还是办法

不懂德语,查字典证明法语片名是直译之后,觉得中文片叫《异客》才合意,因电影说的是一个在德国长大(未知是否德国出生)的土耳其裔女子嫁去土耳其之后经年无法再忍受充满暴力的婚姻生活,携子私逃回娘家,却在土耳其社会风俗的逼迫下,在自己父母的家中,在兄妹的眼中,成为...  (展开)
call me daring 2011-01-03 13:45:33

当世界遗弃你的时候

在妖孽看来这个女人是没有任何错的 丈夫对她和儿子施暴 她能做的事情就是带着孩子离开 儿子问道 我们去哪? 她淡淡的说道 当我们离开 然后开始的就是梦魇般的逃亡 面对兄弟的不理解 小弟起先由支持到后来的反对 面对妹妹的怨恨 她成为了一个不受欢迎的女人 穿着华丽的礼服出现...  (展开)
思考的猫 2010-12-03 07:52:31

女无所依

在我看过的土耳其电影中,男权主义和家长制的影子总是频频投射,有时候是故事背景,有时候就是故事的主题。相应的,女人在土耳其电影中常常是颇为弱小悲剧的角色,她们时有抗争,却又常常在大环境中无力的被淹没。《当我们离开》是又一部让人感受压抑与悲伤的电影,一个女人,...  (展开)
不开灯 2011-07-21 15:12:46

幸福,只是奢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她是一个女人,是一个四岁男孩的母亲,面对丈夫不断施加的家庭暴力,为了自己、更为了儿子,她拒绝忍耐、选择勇敢,毅然带着儿子投奔娘家。她知道未来的路将无比崎岖坎坷,也知道等待自己的绝不是热情迎接的双臂,但她相信,只要努力、只要不放弃,爱终能感动上天,化解亲人的...  (展开)
飘零 2010-09-02 23:41:33

怨相会,爱别离,情难枕,泪始干

这是我总结的观影心情.如果你觉得你生活得还很幸福,一切温暖而安详,我只能强烈不推荐你看这部电影,因为它的戏核很残忍,尽管我给影片打了五星,尽管IMDB的评分为8.1. 电影的字幕翻译者在影片伊始提醒观众"本片舒缓,但很沉痛."整整两小时内,我的情感起伏完全验证了其...  (展开)
喜乐 2010-10-30 21:19:17

現代悲劇

影片的結局對cem實在心疼不已。 他乖乖的跟著媽媽去過不同的家,每次他都看著不說話,小心的問,在每次離開的清晨,安靜的跟在媽媽身邊,但他卻成了反抗的犧牲品。他是矛盾的起因,也是矛盾的結局。 每種文化下都有沉重的枷鎖。尋找自由,就好比翻山越嶺。umay挑戰的豈止是家...  (展开)
芷宁 2011-12-16 03:52:06

《当我们离开时》:当“血浓于水”成为传说

(芷宁写于2011年12月16日) 有深刻寓意的影片大多是通过不断详尽地再现典型事件本身、剖析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弊端、解读人性的弱点与阴暗面,以试图带给观众一些有益的提示和思虑,并通过光影化的思辨,力求寻找到通往更美好平和生活的路途。 而写实类影片也往往是很多...  (展开)

> 更多影评 73篇


讨论区   ·  ·  ·  ·  ·  ·

既然已经移民德国,为什么还要嫁回去 来自Louise_lin 2 回应 2023-11-24 09:10:26
《权游》小恶魔的情人谢伊 来自璀璨 2022-08-19 16:57:07
有没有懂哥懂姐讲讲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来自小明 1 回应 2022-06-24 10:22:39
电影开头的女主做的是什么手术? 来自圆圆的肥猫 2 回应 2021-11-05 15:09:52
不喜欢女主的很多行为 来自坚持 2 回应 2020-07-23 00:24:21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18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当我们离开的评论:
feed: rss 2.0